经院评论

    【经院时评】“胆大”与“胆小”

    来源:党委宣传部发布者:陶慧发布时间:2024-05-29浏览次数:10

    本网评论员 金平


      近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,“要加强警示教育,抓好以案促学、以案说纪,让心存敬畏、手握戒尺真正成为日常自觉。要引导党员、干部全面理解和执行党的纪律,在遵规守纪前提下,安心工作、放手干事、锐意进取、积极作为,创造不负人民、不负时代的业绩。”广大党员、干部要时刻树牢纪律意识、规矩意识,坦荡做人,勇担使命,不断提升拒腐防变的免疫力,汇聚干事创业的正能量,激发奋发有为的精气神。


      工作中要做“胆大”之人。古训云:“才、学、胆、识,胆为先”,能破能立,来自胆大。敢为天下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。当前,一些干部不敢担当、不敢作为,怕多做多错、追责问责,宁愿束之高阁、明哲保身。干部干部,干字当头。倘若只想揽权、不想担责,只要出彩、不愿出力,主打一个浑浑噩噩混日子、平平安安占位子,一心只当“太平官”“逍遥官”“躺平者”,不如退位让贤,由能者居之。


      “胆大”之举不可轻率妄为。老子曾言:“勇于敢则杀,勇于不敢则活。”胆大,即应深谙“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”之道,既要认清潜在危险,又要敢于直面并战胜之;需有勇有谋,审慎行事,切勿轻举妄动。那些仅凭一腔热血、鲁莽行事者,往往容易身陷囹圄;而那些能够审时度势、冷静应对者,则更有可能化险为夷。


      “胆大”需要制度保障、政策支持。要消弭作风顽疾,健全基层减负长效机制,让党员、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,有精力谋划思考;把党员、干部从各种总结考核中解放出来,有时间提高能力本领;将党员、干部从“问责常态化”中释放出来,有底气放开手脚大胆干事。要深化落实“三个区分开来”要求,完善容错纠错机制,制定激励党员、干部担当作为的实施办法,为其卸下思想包袱,给足安全感。要敢于动真碰硬,及时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,以“下”的压力倒逼干的动力,鼓励、支持有能力、肯担当的干部大胆探索、大胆开拓、大胆实践,啃硬骨、打硬仗,挑大梁、立潮头。


      权力金钱面前要做“胆小”之人。贪廉一念间,荣辱两重天。把职位当成“挡箭牌”“入场券”,把权力作为“护身符”“通行证”的落马者屡见报端,他们在不断膨胀的贪欲中,逐渐迷失自我、丧失党性,沦为权力金钱的奴隶。官无大小,一旦在公私界限上失之毫厘,缺乏对纪律规矩、权利金钱的应有敬畏,背离为民的宗旨和纪法的轨道,终将难逃覆灭的厄运。


      务必保持对权力的敬畏之心。权力意味着责任,要知敬畏、存戒惧、守底线。古人言:“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,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。”权力源自人民,用于服务人民。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,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,时刻保持头脑清醒、忠诚干净担当,始终做到依法用权不逾矩、秉公用权不徇私、为民用权不懈怠、廉洁用权不妄为,才能把好用权“方向盘”,守住权力关。在权力诱惑面前,党员干部必须坚定理想信念,增强信仰力量,强化党性意识,加强自我监督,自觉接受组织监督,虚心接受群众监督,习惯在“阳光下”用权。


      务必保持对金钱的敬畏之心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,“那些大贪巨贪,最后不就当了一个财物保管员吗?就是过了个手,最后还要还财于民、还财于公。”面对金钱诱惑的考验,党员干部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,管好心、管住手,打破对金钱的迷思和幻象,把握金钱的工具属性,不被金钱所奴役,做金钱的主人,秉持获取财富、善用财富的正确导向,树立正确的金钱观,筑牢廉洁自律防线。


      君子之心,常存敬畏。人有所畏,其家必和;官有所畏,其政必兴;行有所畏,其业必成。“有所畏”,最终要落脚到“有所为”。广大党员干部要正确把握“胆大”与“胆小”的辩证关系,在事业面前要胆大,在诱惑面前要胆小,胆大不可妄为,胆小不能畏缩,敢于担当作为,常怀敬畏之心,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、行为上的老实人、作风上的干净人,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作出贡献。


    返回 原图
    /

    Baidu
    map